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带熟成机,属于面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面带熟成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面带制造机构、面带压辊机构以及面带熟成机构,所述面带制造机构包括制造腔体、面团压辊装置以及第一传输带,所述制造腔体具有制造进料口以及制造出料口,面带压辊机构包括机架、面带对辊组以及第二传输带,所述面带熟成机构包括熟成腔体、设多层传输带装置以及第三传输带,所述熟成腔体具有熟成进料口以及熟成出料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带制造机构、面带压辊机构以及面带熟成机构,从而使面团能自动化生产为熟成面带,提高了面带熟成的自动化程度,最终提高了面条的生产效率。
公开号:CN214339709U
申请号:CN202120240153.9U
申请日:2021-01-28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姚积和
申请人:Guangzhou Baiyun Flour Industry Co ltd;
IPC主号:A21C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面带熟成机技术领域。
[n0002] 面带的熟成是将面带在一定温度、湿度环境下静置一定的时间,以此来消除面带成型时所产生的内应力,使紧张状态下的面筋组织变得松弛缓和,提高面带的延展性,同时面带中的水分可以被蛋白质充分吸收,面筋组织更加均匀,形成较好的面筋网络,有利于面带的后续压延、切丝和干燥,对提高产品品质有很大帮助。目前国内针对面带熟成工艺方面的研究较少,且面带熟成设备较为简易,自动化的程度较低,难以应用于面条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影响了面条的生产效率。
[n0003] 因此,亟需一种高自动化的面带熟成技术方案。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面带熟成机,以解决现有面带熟成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面带熟成机,按照生产流程依次包括:
[n0007] 面带制造机构,所述面带制造机构包括制造腔体、设置在所述制造腔体内的面团压辊装置、以及第一传输带,所述制造腔体具有位于所述面团压辊装置进料侧上方的制造进料口、以及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对应的制造出料口,所述第一传输带的输入端位于所述面团压辊装置的出料侧下方;
[n0008] 面带压辊机构,面带压辊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面带对辊组以及第二传输带,所述面带对辊组的进料侧与所述第一传输带的输出端相匹配,所述面带对辊组的出料侧与所述第二传输带的输入端相匹配;
[n0009] 面带熟成机构,所述面带熟成机构包括熟成腔体、设置在所述熟成腔体内的多层传输带装置、以及第三传输带,所述熟成腔体具有与所述第二传输带输出端对应的熟成进料口、以及与所述第三传输带输入端对应的熟成出料口,所述多层传输带中最上层传输带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传输带的输出端相匹配,所述多层传输带中最下层传输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输带的输入端相匹配。
[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面团压辊装置包括第一面团对辊组以及第二面团对辊组,所述第一面团对辊组以及所述第二面团对辊组的进料侧均位于所述制造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一面团对辊组以及所述第二面团对辊组的出料侧均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带输出端的上方。通过上述设置,使面带压辊装置能同时生产两条面带,从而使面带压辊机构压辊形成高品质的两层一体的面带,提高了面带的品质。
[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面团对辊组包括第一压辊以及与所述第一压辊对应设置的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压辊的转动轴安装在所述制造腔体内壁的第一滑动槽上,所述第一压辊通过在所述第一滑动槽上滑动调节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大小,所述第二面团对辊组的构造组成与所述第一面团对辊组的构造组成相同。通过上述设置,工作人员能通过控制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间隙大小调整面带的厚度。
[n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压辊的压辊面以及所述第二压辊的压辊面均设置有压辊纹路。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压辊面团的压辊面积,提高了面带制造机构的生产效率。
[n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制造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料斗。通过上述设置,降低面团进入制造腔体的难度。
[n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面带对辊组包括第三压辊以及与所述第三压辊对应设置的第四压辊,所述第三压辊和所述第四压辊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三压辊的转动轴安装在所述机架的第二滑动槽上,所述第三压辊通过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上滑动调节所述第三压辊和所述第四压辊之间的间隙大小。通过上述设置,工作人员能通过控制第三压辊和第四压辊之间的间隙大小调整面带的厚度。
[n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压辊的压辊面和所述第四压辊的压辊面均设置有压辊纹路。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压辊面带的压辊面积,提高了面带压辊机构的生产效率。
[n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面带压辊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红外测厚仪,所述红外测厚仪设置在所述面带对辊组的出料侧以及所述第二传输带的输入端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使面带熟成机能通过红外测厚仪检测面带的厚度。
[n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熟成腔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夹层。通过上述设置,提高面带熟成机构的保温效果,提高了面带熟成的熟成效率。
[n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带熟成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多层传输带装置包括3~8层的传输带。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数量的传输带。
[n0019]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20]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面带制造机构、面带压辊机构以及面带熟成机构,从而使面团能自动化生产为熟成面带,提高了面带熟成的自动化程度,最终提高了面条的生产效率;
[n0021]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面带熟成机构中设置多层传输带装置,使未熟成的面带能在多层传输带装置中充分熟成,提高了面带的品质。
[n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面带制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面带压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示意图。
[n0026] 图中:
[n0027] 1-面带制造机构;
[n0028] 11-制造腔体;111-制造进料口;112-制造出料口;
[n0029] 12-面团压辊装置;121-第一面团对辊组;1211-第一压辊;1212-第二压辊;122-第二面团对辊组;
[n0030] 13-第一传输带;
[n0031] 14-料斗;
[n0032] 2-面带压辊机构;
[n0033] 21-机架;
[n0034] 22-面带对辊组;221-第三压辊;222-第四压辊;
[n0035] 23-第二传输带;
[n0036] 24-红外测厚仪;
[n0037] 3-面带熟成机构;
[n0038] 31-熟成腔体;311-熟成进料口;312-熟成出料口;
[n0039] 32-多层传输带装置;
[n0040] 33-第三传输带;
[n0041] 0-面带。
[n0042]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n0043] 如图1~4所示,一种面带熟成机,按照生产流程依次包括:
[n0044] 面带制造机构1,面带制造机构1包括制造腔体11、设置在制造腔体11内的面团压辊装置12、以及第一传输带13,制造腔体11具有位于面团压辊装置12进料侧上方的制造进料口111、以及与第一传输带13的输出端对应的制造出料口112,第一传输带13的输入端位于面团压辊装置12的出料侧下方;
[n0045] 面带压辊机构2,面带压辊机构2包括机架21、设置在机架21上的面带对辊组22以及第二传输带23,面带对辊组22的进料侧与第一传输带13的输出端相匹配,面带对辊组22的出料侧与第二传输带23的输入端相匹配;
[n0046] 面带熟成机构3,面带熟成机构3包括熟成腔体31、设置在熟成腔体31内的多层传输带装置32、以及第三传输带33,熟成腔体31具有与第二传输带23输出端对应的熟成进料口311、以及与第三传输带33输入端对应的熟成出料口312,多层传输带中最上层传输带的输入端与第二传输带23的输出端相匹配,多层传输带中最下层传输带的输出端与第三传输带33的输入端相匹配。
[n0047]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
[n0048] 1)将面团原料放入制造进料口111,面团原料经过面团压辊装置12初步压辊为初压辊面带,然后通过第一传输带13将初压辊面带传输至面带压辊机构2;
[n0049] 2)初压辊面带通过面带熟成机构3压辊为二次压辊面带,然后通过第二传输带23将二次压辊面带输送至面带熟成机构3;
[n0050] 3)二次压辊面带通过多层传输带装置32在熟成腔体31内缓慢传输并进行熟成,当二次压辊面带从熟成出料口312出料时,即得到熟成面带;
[n0051] 4)通过第三传输带33将熟成面带输送至下一工序。
[n0052] 本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53] 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面带制造机构1、面带压辊机构2以及面带熟成机构3,从而使面团能自动化生产为熟成面带,提高了面带熟成的自动化程度,最终提高了面条的生产效率;
[n0054] 2)本实施例通过在面带熟成机构3中设置多层传输带装置32,使未熟成的面带能在多层传输带装置32中充分熟成,提高了面带的品质。
[n0055] 优选地,面团压辊装置12包括第一面团对辊组121以及第二面团对辊组122,第一面团对辊组121以及第二面团对辊组122的进料侧均位于制造进料口111的下方,第一面团对辊组121以及第二面团对辊组122的出料侧均位于第一传输带13输出端的上方。通过上述设置,使面带压辊装置能同时生产两条面带,从而使面带压辊机构2压辊形成高品质的两层一体的面带,提高了面带的品质。
[n0056] 优选地,第一面团对辊组121包括第一压辊1211以及与第一压辊1211对应设置的第二压辊1212,第一压辊1211和第二压辊1212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压辊1211的转动轴安装在制造腔体11内壁的第一滑动槽上,第一压辊1211通过在第一滑动槽上滑动调节第一压辊1211和第二压辊1212之间的间隙大小,第二面团对辊组122的构造组成与第一面团对辊组121的构造组成相同。通过上述设置,工作人员能通过控制第一压辊1211和第二压辊1212之间的间隙大小调整面带的厚度。
[n0057] 优选地,第一压辊1211的压辊面以及第二压辊1212的压辊面均设置有压辊纹路。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压辊面团的压辊面积,提高了面带制造机构1的生产效率。
[n0058] 优选地,制造进料口111的上方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料斗14。通过上述设置,降低面团进入制造腔体11的难度。
[n0059] 优选地,面带对辊组22包括第三压辊221以及与第三压辊221对应设置的第四压辊222,第三压辊221和第四压辊222之间存在间隙,第三压辊221的转动轴安装在机架21的第二滑动槽上,第三压辊221通过在第二滑动槽上滑动调节第三压辊221和第四压辊222之间的间隙大小。通过上述设置,工作人员能通过控制第三压辊221和第四压辊222之间的间隙大小调整面带的厚度。
[n0060] 优选地,第三压辊221的压辊面和第四压辊222的压辊面均设置有压辊纹路。通过上述设置,增大了压辊面带的压辊面积,提高了面带压辊机构2的生产效率。
[n0061] 优选地,面带压辊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机架21上的红外测厚仪24,红外测厚仪24设置在面带对辊组22的出料侧以及第二传输带23的输入端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使面带熟成机能通过红外测厚仪24检测面带的厚度。
[n0062] 优选地,熟成腔体3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夹层。通过上述设置,提高面带熟成机构3的保温效果,提高了面带熟成的熟成效率。
[n0063] 优选地,多层传输带装置32包括3~8层的传输带。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数量的传输带。
[n0064]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按照生产流程依次包括:
面带制造机构(1),所述面带制造机构(1)包括制造腔体(11)、设置在所述制造腔体(11)内的面团压辊装置(12)、以及第一传输带(13),所述制造腔体(11)具有位于所述面团压辊装置(12)进料侧上方的制造进料口(111)、以及与所述第一传输带(13)的输出端对应的制造出料口(112),所述第一传输带(13)的输入端位于所述面团压辊装置(12)的出料侧下方;
面带压辊机构(2),面带压辊机构(2)包括机架(21)、设置在所述机架(21)上的面带对辊组(22)以及第二传输带(23),所述面带对辊组(22)的进料侧与所述第一传输带(13)的输出端相匹配,所述面带对辊组(22)的出料侧与所述第二传输带(23)的输入端相匹配;
面带熟成机构(3),所述面带熟成机构(3)包括熟成腔体(31)、设置在所述熟成腔体(31)内的多层传输带装置(32)、以及第三传输带(33),所述熟成腔体(31)具有与所述第二传输带(23)输出端对应的熟成进料口(311)、以及与所述第三传输带(33)输入端对应的熟成出料口(312),所述多层传输带中最上层传输带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传输带(23)的输出端相匹配,所述多层传输带中最下层传输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传输带(33)的输入端相匹配。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团压辊装置(12)包括第一面团对辊组(121)以及第二面团对辊组(122),所述第一面团对辊组(121)以及所述第二面团对辊组(122)的进料侧均位于所述制造进料口(111)的下方,所述第一面团对辊组(121)以及所述第二面团对辊组(122)的出料侧均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带(13)输出端的上方。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团对辊组(121)包括第一压辊(1211)以及与所述第一压辊(1211)对应设置的第二压辊(1212),所述第一压辊(12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1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压辊(1211)的转动轴安装在所述制造腔体(11)内壁的第一滑动槽上,所述第一压辊(1211)通过在所述第一滑动槽上滑动调节所述第一压辊(1211)和所述第二压辊(1212)之间的间隙大小,所述第二面团对辊组(122)的构造组成与所述第一面团对辊组(121)的构造组成相同。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1211)的压辊面以及所述第二压辊(1212)的压辊面均设置有压辊纹路。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进料口(111)的上方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料斗(14)。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带对辊组(22)包括第三压辊(221)以及与所述第三压辊(221)对应设置的第四压辊(222),所述第三压辊(221)和所述第四压辊(22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三压辊(221)的转动轴安装在所述机架(21)的第二滑动槽上,所述第三压辊(221)通过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上滑动调节所述第三压辊(221)和所述第四压辊(222)之间的间隙大小。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辊(221)的压辊面和所述第四压辊(222)的压辊面均设置有压辊纹路。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带压辊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21)上的红外测厚仪(24),所述红外测厚仪(24)设置在所述面带对辊组(22)的出料侧以及所述第二传输带(23)的输入端之间。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熟成腔体(3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夹层。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带熟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传输带装置(32)包括3~8层的传输带。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100987991B1|2010-10-18|쌀국수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RU2438331C2|2012-01-10|Съедобные вафельные продукты, изготовленные экструзией
CN102232396B|2015-09-09|面团挤压机
MX2007001979A|2007-04-23|Metodo para laminado y procesamiento de masa.
KR20110103824A|2011-09-21|쌀국수 제조장치
CN214339709U|2021-10-08|一种面带熟成机
KR200384226Y1|2005-05-12|반죽기 및 그 반죽기를 갖는 생면제조장치
CN203748538U|2014-08-06|面片厚薄平衡压片切丝机
CN101449764B|2011-11-16|非油炸自动炒面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KR20190034727A|2019-04-03|면 제조 장치
CN205018211U|2016-02-10|一种果脯烘干机
CN111616298A|2020-09-04|一种多层方便面面饼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104146213A|2014-11-19|营养面条的制作方法及其面条机
CN110583724A|2019-12-20|一种鲜湿面条自动成型制作装置
KR101033110B1|2011-05-11|쌀 제분방법
KR100978802B1|2010-08-30|튀김용 김말이의 제조장치
CN107594338A|2018-01-19|一种制作营养面条的方法及面条机
RU2619762C1|2017-05-18|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печеных хлебцев
CN103749582A|2014-04-30|面片厚薄平衡压片切丝机
CN209345906U|2019-09-06|一种面包醒发机
US9402401B1|2016-08-02|Extruded three loop pretzel having a twist-knot appearance at its middle portion, apparatus and die for making said pretzel,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id pretzel
CN213587301U|2021-07-02|一种馍片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12087813U|2020-12-08|片絮复合压面机
CN208030143U|2018-11-02|一种面片醒面机
CN213939497U|2021-08-13|一种杂粮面条自动生产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40153.9U|CN214339709U|2021-01-28|2021-01-28|一种面带熟成机|CN202120240153.9U| CN214339709U|2021-01-28|2021-01-28|一种面带熟成机|
[返回顶部]